天山網訊(記者劉陽 袁海軍報道)壓歲錢由來已久,古稱“壓祟錢”、“壓勝錢”等,春節拜年時,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,相傳壓歲錢可以保佑晚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。如今,壓歲錢動輒成百上千,讓不少長輩感嘆:壓歲錢漲得快趕上房價了!2月7日、8日,記者採訪帛琉了幾位新疆庫爾勒市民,從他們的回憶中,尋找不同年代里關於壓歲錢的記憶。
  >>上世紀40年代 壓歲錢是整合負債一塊糖
  “我是1942年出生的人,能記憶起最早的膠原蛋白春節是1948年,那時的生活條件很困難,但是春節,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節日。”今年72歲的趙玉香說。
  趙玉香的老家在甘肅的一個農村,60多年前,趙玉香一家20口人住在大雜院里,一到過節,家裡熱鬧非凡。過年時,她最期待的就是穿新衣,但家裡孩子多,只能一年給老大做,一年給老二做……到1948年,輪到趙玉香穿新衣了,“我穿上新衣服,在村裡逢人新竹二手餐飲設備就說我有新衣了。”趙玉香說,當其他小朋友都會投來羡慕的目光。
  節前除借貸了做新衣,還要買年貨。“我和叔叔、爸爸趕著毛驢車,用1個小時,去10公里遠的小城。”趙玉香說,當時買了些糖塊、菜、粉條。
  趙玉香說,除夕夜的飯菜是最豐富的,有白麵饃饃、炒菜、燉粉條……吃到最後,還用饃饃把盤子擦上幾遍,用現在時髦的詞來形容,就是光盤行動。
  除夕和初一,趙玉香要在家裡祭拜祖先,給長輩磕頭;初二才由父母領著,挨家挨戶拜年。“一進家門就是磕頭,然後長輩就會給一塊糖,或水果等。”趙玉香說,村裡的孩子會攀比誰得到的糖多。
  1956年,趙玉香的家鄉過年又是另一番景象。趙玉香說,家家戶戶都用最大的熱情,操持著除夕夜的團圓飯。趙玉香記得最清楚的是鄰裡之間整合糧食,做了一頓白麵餃子。當年,孩子們春節拜年也能拿上壓歲錢了,長輩們通常會給1分至5分不等的壓歲錢。她還記得那年春節時,一個鄰居家有人結婚,好像擺了5桌,酒席花了8元錢。
  >>上世紀70年代 壓歲錢上升到“元”
  今年56歲的宋端霞回憶起1972年的春節,有兩件事讓她最難忘:一是吃肉,二是磕頭。
  “過年最期待的就是能吃上肉,每年春節,家裡都用大鍋煮餃子,雖然餃子餡中的肉不多,但香味卻讓人難以抵擋。”宋端霞說,現在吃餃子已經沒有當年的那種味道了。
  過年磕頭拜年,收壓歲錢是必不可少的。“大年初一、初二兩天,父母領著我和弟弟妹妹,挨家挨戶拜年。我們四個‘小鬼’跪成一字型磕頭,磕完頭後,額頭上還留著土的痕跡呢。”宋端霞說,叔叔阿姨通常會給他們5毛、1元的壓歲錢,最後,4個人一共拿到了10多元的壓歲錢。
  “父母是建築工人,兩人每月有60多公斤的口糧、有74元的工資收入,當時家境還算富裕。”宋端霞說,但即使這樣,小孩也沒什麼花銷,所以壓歲錢都上交了。
  宋端霞說,一個孩子能拿到2元多的壓歲錢,已經算是很富有了,但花不上壓歲錢,是件很難受的事。過年期間,宋端霞總問父母要錢買糖吃。“那時就只有水果糖,1毛錢大概可以買5塊糖,但家裡買的糖不夠幾個孩子吃。”宋端霞說,父母總是經不住孩子們的軟磨硬泡,最後給他們4個孩子1元錢。
  宋端霞回憶道,在上世紀60年代,小孩子只有在春節時才能接觸到錢,磕頭拜年能拿上一兩毛的壓歲錢。
  >>上世紀80年代 用壓歲錢買新裝
  改革開放之前,人們的穿著是暗色系的天下,顏色以黑色、灰色為主。改革開放後,服裝有了各種顏色,樣式也不再單調。小女生能有一條裙子,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很興奮的事,現年43歲的崔文玲就用壓歲錢實現了當時的願望。
  崔文玲說,她自幼喪父,從小由母親帶大的。80年代末,母親做點小本生意,生活條件一般,月收入在40元左右。當時在庫爾勒市無親戚,春節收到的壓歲錢不多,而一條裙子的價格在10多元,穿裙子成了奢望。
  “1988年春節,家裡有個親戚,從陝西過來了,親戚給了我20元壓歲錢,然後帶著我去商場買了一條裙子,我可高興了。”崔文玲說,春節期間還很冷,但她仍然穿上了裙子,套上棉襖。到別人家串門時,一定會脫下棉襖,亮出自己的小裙子。
  現年37歲的唐春蓮說,1985年,她父親每月有80元的收入,在當時算是高收入水平,只要過年,她就有新衣服穿。年前買新衣時,她還要做一番思想鬥爭。“因為年前買新衣服,過年時就要從收到的壓歲錢中扣除。”唐春蓮說,當時她和父親去商場看中了一雙黑色皮鞋,執意要買,可30元的價格,讓父親有些為難,但最終,父親給她買了鞋子,而沒有買衣服,不然預算會超支。
  唐春蓮說,春節給長輩拜年,當年共收到了40元的壓歲錢,有的給1元、最多不超過3元。  (原標題:新疆庫爾勒市:不同年代壓歲錢的溫馨記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w58owji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