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北京6月2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剛一踏入山西就聽到當地老記者口中贊美的小老樹,讓人們聯想起“白楊禮贊”:14-6-2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>>>尚為音視頻播放器
  山西當地記者:我跑雁北的時候,那麼寬闊一個地方,就長一棵樹,我就問當地通訊組的同志,這叫什麼樹,他說那個叫小老樹。它這個長不到一米多高,渾身的關節,但是他們說它對固沙防風起到很大的作用。我要為小老樹唱一首贊歌,抗風沙不懼寂寞,就在我們土地上頑強生活著。
  小老樹實在是不平凡,你們一定要看看小老樹。帶著老記者的叮囑,我們從呂梁山的中陽縣到雁門關外的大同縣,一路尋覓。種樹專家,省造林局書記趙百選告訴我們,小老樹是為了抗風沙最早種下的樹種,也叫小葉楊:
  趙百選:就從小葉楊的枝條上剪下來,然後採取壓條造林,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造林方式,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大面積的小葉楊的造林。
  一路採訪過來,報道組看到了各種樹,就是沒有見到傳說中的小老樹。“小老樹”去哪裡了?趙百選回答:
  趙百選:現在我們看到的,大部分是我們在本世紀之初,京津風沙源啟動之後大規模營造的樹種。樟子松,油松,新疆楊,更好的樹種。科技的進步,我們要加大針葉樹的營造。
  尋找小老樹的路上,報道組採訪到了被當地人叫做“樹爹”的大同縣造林局局長趙德清,30年來他不斷尋找比“小老樹”抗風沙更好的樹種,並不斷用科學方法種活他們。經過山西幾代種樹人艱苦努力,科學嘗試,現在抗風沙的綠色軍團中,不再是“小老樹”獨自在戰鬥。晉北地區也不再是原來的塵沙飛揚。
  趙德清:現在是小風不起塵、大風不揚沙。
  順著當地種樹人的手指,我們終於在大同縣火山嶺退耕護林示範區、環京津防沙示範園找到了“小老樹”。已經超齡服役的小老樹被護林員夾上了保護的木板。它旁邊的油松、樟子松長勢正旺。“小老樹”漸漸退役,但它的抗風沙的精神還在繼續。
  “樹爹”趙德清:我退休了還要繼續種樹。  (原標題:[綠色中國行動]尋找小老樹 接力抗沙精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w58owji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